為你的一天定個完美曲調--[起床後的黃金一小時]

(圖片來源:博客來)
不一定要早起,也能由你自己決定一天的節奏與方向。
「我是夜型人」「我討厭早起」「休想叫我六點起床」談到「早晨」時常聽到身邊的人把這些話掛在嘴邊,聽到這本書(尤其書名)更是避之惟恐不及。
其實本書想告訴你的,是不論你幾點起床(下午一點或半夜才起床都行),有意識的安排起床後的活動,能大幅改善一整天的忙亂;不論你希望自己的一天是充滿能量、100%效率,或是希望過個悠閒平靜的一天,本書都有滿滿的實例與你分享。
作者蒐集了64位各行各業的人士之早晨慣例,並在實例之後簡單整理了實際可行的技巧,讓這本書變得輕鬆易讀。你甚至不必從頭讀到尾(沒錯,作者也是這麼建議的),可以直接針對你有興趣嘗試的面向、或是目前迫切的需求(如,新手爸媽)來閱讀。
重點不是複製特定某一套的成功模式(如,美國四星上將每天四點起床運動1.5小時,也讓我看了非常害怕),而是提供你培養早晨習慣的靈感。好的習慣將是幫助你的工具,而非箝制你的枷鎖。
專注力與生產力
一早起床,立刻睜著朦朧雙眼查看新的郵件、滿滿的未讀訊息...用這種方使開啟一天,早已變成網路世代一族的慣例。但這樣做一方面讓大腦立刻承擔及大的壓力(你甚至還沒下床開燈呢!壓力就已經席捲而來),另一方面讓自己立刻處於被動的狀態(必須趕快滿足他人的要求)。設定一個適當的時機再開啟信箱或未讀訊息,重新找回你對自己的掌控權。
晨間運動
早晨運動的好處是能帶來平靜的心情與清澈的思緒;可以試著從溫和、短時間、「順便做做」的運動開始(如,一邊等咖啡煮好,一邊做些伸展或開合跳)。如果早起運動很困難,選擇午休時間或下班後運動也很棒,可以重啟下午工作的能量,或是當成下班返家前、結束一天的標誌。養成運動習慣的關鍵:選擇自己感覺最好、最方便的時間運動!
睡前習慣
睡前的習慣不僅會滲透、影響到你的早晨時光,兩者的關係也密不可分。如果你總是失眠,勢必很難安排早晨習慣。書中建議的睡前習慣如,提早安排隔日(擬定代辦清單、準備好衣物)、回顧一天(冥想、寫日記等)、整理家中環境(起床後看到整個水槽的髒碗盤真的很掃興)、善用科技(設定鬧鐘,提醒自己夜間習慣該開始了)。
新手父母
『媽媽的這新角色讓我不得不坦然接受彈性、學習變通,無論生活給了我什麼,我都充分利用。』不論是比孩子早醒,擁有一段不受干擾的時光;或是利用早晨時光放下手機、用心陪伴孩子,與孩子一起養成新的晨間習慣,都要記得:這只是暫時的!一旦這段時間過去,你就能回到熟悉的生活模式、專注在自己身上。
照顧自己
以「照顧自己」作為一天的開始,不論是冥想、瑜伽、白日夢、寫寫隨筆,或如書中的例子「故意搭慢車去上班,好讓自己能多讀五分鐘的書」,可以讓你以平靜溫柔的內在開啟一天,準備好以更多的包容對待生活中的人事物。
適應與調整
有時生活難免脫序、而且原因並不在你,這種情形會帶來極大的壓力與挫折。若你的晨間習慣快要瓦解,先守住一兩項最重要的部份。有時失敗也許暗示習慣必須改變,也許你單純不再享受那個生活環節,如果是這樣,請徹底放手、重新安排。
推薦延伸閱讀: